第六十四章添妆

  “快瞧瞧!谁来了!”决明堂的小丫鬟冬苗笑嘻嘻走近内室。
  半倚靠在罗汉床上的妇人将目光缓缓移至珠链,便见一着羽扇豆蓝月白色织金湘裙的姑娘微颔首乖巧而入。
  二人四目相对,皆是一愣。
  郡主娘娘形容枯槁,原本顺滑光亮的灰发干枯着,即便抹了头油,在窗外光源下根根分明。
  宝知呆呆站在五步开外,绿苏忙笑着去牵她无措搭在腹部的手,将她拉至榻旁:“郡主娘娘太欢喜了,姑娘快近些说话。”
  郡主娘娘的双眼一直盯着宝知,那瞳仁黑黢黢的,不见一丝光亮。
  宝知心想,她认得出我吗,今日我又是谁?
  “郡主娘娘,您近来好吗?”
  她没回话。
  “我是宝知,您还记得我吗?”
  可她还是没有回话。
  宝知心中轻叹一声,泪便在眼底聚集,她半合着眼,将眼珠不住往上转,抑制着自己不要落下泪。
  她憋得眼白发红,却倔强得别过脸,不想叫满屋的人看见她失态。
  不过一息,一只手略带强硬地扣住她的下巴,带着帐香的手帕便轻轻落在她的脸上。
  “嗳嗳!都是要成亲的人,还哭。丢人!”女人还是一如既往的毒舌,将她脸上擦得干净后又让小芸去箱箧取花露霜给宝知匀面。
  郡主娘娘似是突然从沉睡中苏醒,活力四射,引经据典,犹如宝知幼年印象里那般,妙语连珠。
  她愈是活泼,愈是一副生机勃勃的模样,宝知愈难受。
  她故意这样透支着自己,叫宝知不要担忧。
  宝知撑不住了,对于婚姻的恐惧,刚刚在街道上被堵拦的恼怒,对长辈离世的惊恐,统统在脑海中具像化,叫她越想越委屈。
  郡主娘娘正说得口干舌燥时,便感受到女孩子犹如蝴蝶般伏倒在她膝上。
  “别说了,歇歇吧。”宝知的声音闷闷的。
  丫鬟们识趣地退到外间。
  随即那盖在郡主娘娘膝上的绣绫衾被缓缓濡湿开。
  “得,白给你擦脸了。”
  她埋怨了一声。
  就像以前那样。
  宝知哭得更凶了。
  古人赌书泼茶,回想当时只道是寻常,可万变不离其宗,世间万物之情也正是这个道理。
  闺中读书,教授才艺,往日种种更似昨日。
  她竟可笑偏执地认定郡主娘娘会永远这样强大、胜券在握。
  她以为郡主娘娘会永远庇护她。
  “能不生病吗?”宝知瓮声瓮气任性。
  可郡主娘娘没有取笑她的傻气,那枯瘦干燥的手心缓缓拂过女孩的头发。
  “尽说孩子话。”
  “我本来就是孩子。”
  “哦?你现在又要当孩子了?”她的温柔难得这么外露:“过来。”
  她的手往两下一抻,抻进宝知的腋下,宝知便顺势抬起双臂,像小娃娃似的,被她扶起。
  郡主娘娘力气便小,宝知便自己定着型,像被理发师洗头托举着脑袋时那般自顾自发力,唯恐叫她受累。
  她便真真是对小娃娃一般,将宝知抱入怀中。
  宝知有点无措,却没有挣扎。
  她只是有些不习惯跟旁人这般亲近。
  郡主娘娘的心跳得微弱,胸骨凹陷如山峰,宝知将左耳贴近了她的心口,才听到噗通噗通。
  似是被国王关在笼内的夜莺,正微弱向外求助。
  宝知是想救她的,宝知是真的想救她。
  可是她该怎么做呢,她又能做些什么呢?
  “我太虚弱了。”郡主娘娘开口。
  “你成亲,我本定是要来的。可硬是勉强自己,怕是平白添了晦气。”
  宝知忙道:“不是的,宝知从来就……”
  “嘘嘘。”她温柔地打断。
  郡主娘娘一面轻拍宝知的肩背,眼神却没有定焦,定定望向前面的瓷瓶,只觉自己好似被撕扯成一片又一片。
  “十七年前,我那狠心的女儿便……便丢下她母亲。那么一个温柔、懂事、漂亮的孩子。一把火,呼。”
  她用声息道:“没了。”
  郡主娘娘陷入了回忆,恢复清明的凤目染上阴霾。
  “我只有一个女儿。便是她死了也不得收殓。”
  “有时我会梦见她,狠狠打她一记耳光,问她为何不肯苟活,再熬一熬,起码活着看到大仇已报。”
  “这样……决绝。不要她的母亲,不要她的孩子。”
  “可她亲自点燃了复仇的火焰。若不是这把火,暗无天日的时光还要再久些。”
  “我幼时读话本,见恶人说道幼儿早逝,她在雨中捧着孩儿尸身,一步一步入阎罗殿,求满殿神佛,要索命便索她的命,莫索她儿子的命。”
  “我那时多年幼,只觉可笑,又觉痛快。”
  “可做了母亲后才发觉自己的狭隘。”
  郡主娘娘的声音忽地响亮,情绪愈发激烈。
  她吞咽着喉间的苦涩,将手拱托着,似是捧着谢皇后的焦尸,晶亮的泪痕自颧骨徐徐而下,逐渐爬满凹陷的脸颊。
  “我曾一度命人寻觅高人,只求斗转星移,起死回生!尚且能走动时,跪倒在各神佛前:哪路神仙若是要以一命抵一命,尽管将我的命拿走,将我儿还来!”
  一颗滚烫的水滴落在宝知脸颊,随即愈砸愈凶,颗颗砸在宝知的心上,激起一团又一团的灰烬。
  那淌泪将宝知的肌肤烧出点点痕迹,宝知没有说话,可那沉甸甸的重量和小鸟一样微弱的呼吸喷洒在郡主娘娘的心口,实实在在地叫她得到宽慰。
  其实郡主娘娘这般坦白剖析自己,并非是想从宝知这里得到一些口头上的宽慰。
  这些话日日萦绕在她心头,已经将她压得喘不过气来。
  郡主娘娘是南安侯府的定海神针,所有人都可以脆弱,所有人都可以胆怯。
  故而她必须符合众人心中的期待,永远风雨不动安如山,否则无须外头杀进来,内里就先死一大片。
  可终究是有血有肉的人,长久的压力与惊慌连同疾病将她掏空。
  她整宿整宿地无法入睡,即便是最昂贵的药材,同银子丢入水中无异,只声势浩大听见响声,却不见效。
  这些话她藏得许久了,再不说,便永远无人知晓。
  “你五岁时那般瘦瘦小小。碗里的饭盛来多少便硬是塞进肚子,也不敢说多,撑得路都走不动。我骂你,你总摸着肚子笑,下次还是不敢说。”
  宝知忍不住为自己辩解:“我是怕生呀。”
  郡主娘娘微微一笑:“我知道。”
  “我知道的。”
  她知道宝知的所有,知道她的小心翼翼,知道她的担忧。
  可郡主娘娘不是仙子,月儿总要落下,她也不是万能的。
  “在辈分上你算是我的孙辈,可在心里却是我老来得女。”
  郡主娘娘将宝知从怀中轻轻推开,将床头左右按了数下,登时一暗箧缓缓滑出。
  郡主娘娘便从中掏出一紫檀小木匣。
  “你若不来寻我,我也是要遣人送来的。”她将木匣塞进宝知的广袖里。
  “算是我的添妆。旁人都没有,只独你一份”
  她耗尽了所有力气,疲乏倒回榻上,宝知忙取了床头的茶盏倒了点滚水,伺候她喝上一口。
  郡主娘娘虚弱道:“回去吧。”
  宝知跪下结结实实磕了叁个响头:“宝知走了,待回门携姑爷来拜见您。郡主娘娘要保重身子,莫担心。”
  郡主娘娘有气无力,已无法回应,只闭着眼挥了挥手。
  宝知退到外间后便让丫鬟们进去照看,刚要踏出正堂,就听里间传来女人的呼喊。
  “宝丫头!”
  宝知刚抬起的脚即可收回,拎着裙摆匆匆返回。
  “莫怕。只要我有一口气在,决明堂的碧纱橱定是为你留着。”
  ——
  算是过渡章,这一章是伏笔,郡主娘娘还会低电量待机一段时间,她的存在就是一个平衡器,下章大婚!再下章开车,但我估计还不会开真正的车,要到书中月份十月,宝知真正的及笈开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