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章

  宋延道:“此话怎讲?”
  “且不说笔迹像不像这点,就拿送纸条这件事来说,在场的三人都无法做到。”魏长临想了想又道:“其实不止是他们三人无法做到,即便是其他人也根本做不到,或许那张纸条只是谁不小心留在梳妆台里罢了。”
  “而纸条上的今天并非是三月初三那天,因为今天这个词太过含糊,哪天看到的纸条那么纸条上的今天就是哪一天。”
  “除此之外,纸条或许根本不是给杨青珊的,而传纸条之人也不是凶手。”
  魏长临说的没错,纸条上写的是今天,而并非是三月初三,那么就不代表纸条上写的今天就是三月初三。
  “嗯。”宋延道:“是有这种可能,不过若纸条不是传给杨青珊的,那她又为何会出门?”
  “或许我们一开始就被纸条误导了。”魏长临道:“杨青珊会出门并非是因为有人给她穿了纸条,而是之前就通过某种约定好的罢了。”
  “魏大人分析的很有道理。”宋延道:“只是魏大人为何现在才将这些说出?”
  “我倒是想早说啊。”魏长临道:“但早说说不了了,我也是方才想到的。”
  “嗯。”宋延点头,“若一切正如魏大人分析的那样,那么就得查清纸条的来历,员外府的新房不是谁都能进的,如此一来,要查的范围就小了许多,只需将纸条拿给能够进出婚房的小厮辨认即可。”
  “王爷,下官认为纸条是小厮落下的可能性很小。”魏长临道:“因为不管是小厮还是丫鬟,他们身上若是带着纸条,那么必定是藏得很好,断然不会在公开的场合拿出来看,即便看了也不会如此粗心的将纸条遗漏在梳妆台里。”
  宋延道:“那么依魏大人的意思,这字条从何而来的可能性比较大?”
  “下官认为,梳妆台的卖家留下的可能性最大。”
  “没错。”宋延道:“不过也不能忽略了府里的小厮,凡事都有万一,说不定纸条就是小厮的留下的,所以小厮还是得查。”
  “王爷,您办事还真是小心啊。”魏长临夸赞道:“即便有了更可能的猜测,还是不会忽略这些微小的可能,不愧是大晋神探啊!”
  “魏大人拍马屁的本事还是一如既往的好。”宋延眉梢微挑,道:“听的本王心情甚好。”
  得了吧你,一听就是嘲讽人。
  魏长临想了想,凑到他的耳边,小声道:“王爷,属下觉得您在床上时心情是最好的。”
  本以为宋延会因为感到不好意思,谁知他竟一本正经道:“还是魏大人最了解本王,你既知道本王的喜好,那便尽量满足吧。”
  啊?宋延这是觉得他们的频率还不够高?
  莫非他真的打算夜夜笙歌?
  此事还是快快揭过得好!
  谈来谈去还是谈案子最好!
  魏长临朝宋延投去一个你等着吧的眼神,然后便正色道:“此案还有一点很奇怪,若杨青珊是之前就答应别人三月初三那日与人相见,那么怎么看都不可能是那三人中的一人。”
  “且不说他们能否将杨青珊叫出来,就拿杨青珊是笑着出门这点来看,就绝对不可能是他们三人中的一人。”
  “因为谁会想不通到大婚当日开开开心心的去见仇人?”
  “是啊。”茯苓也十分想不通,“杨青珊那么痛恨那三人,怎会笑着是见他们呢?”
  “没错。”宋延道:“那么杨青珊去见的人一定是一个她很想见的人,这个人于她而言很可能很重要,否则也不会非要在大婚当日去见。”
  “那么问题又绕回来了。”魏长临道:“若她想见之人是令她开心之人,那她为何又会惨死才郊外?”
  “莫非,除了那三人之外,还有一名隐藏的嫌疑人,也就是说,那人面上与杨青珊交好,其实却对他恨之入骨?”
  “是有这种可能。”宋延道:“不过,若是换个思路,或许也能得到答案。”
  魏长临疑惑道:“什么?”
  宋延不答反问:“魏大人觉得呢?”
  觉得你个鬼!我若是知道还问你干什么?
  “王爷。”魏长临抱怨道:“您学坏了。”
  “那是自然,本王整日与魏大人在一起,自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。”
  好你个宋延竟拐着弯骂人!
  “王爷,您…”
  未等魏长临说完,宋延就道:“不过本王就喜欢这样魏大人。”
  啊…这…
  稍微考虑一茯苓同麦冬的感受好不好?
  脸皮巨厚的魏长临竟生出了些许不好意思,“此事稍后再议,先说案子。”
  “所以王爷方才想的说到底是什么?”
  玩笑也开了,人也逗了,是该说正事了,宋延道:“或许将杨青珊叫出去的人与凶手并非是同一人,杨青珊被杀只是一场意外。”
  第88章 案件四现场
  “可若是如此。”魏长临疑惑道:“那将杨青珊约出去之人定然知道杨青珊已经死了, 既然他们是很好的关系,又为何装作什么都不知道,直到现在都没有露面呢?”
  “或许那个人很胆小。”麦冬猜测道:“他怕我们知道是他将杨青珊约出去的, 从而怀疑他就是杀人凶手。”
  “没错。”宋延道:“那人恐怕不想惹上麻烦, 因为人是他叫出去的, 而出去后人就死了,很难不怀疑到那人头上。”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