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8章

  “你觉得如何?王爷。”
  魏长临考虑得很周到,既没有贻误案情,也照顾了陈县令的感受,没有理由不答应。
  宋延颔首,“好,都依魏大人。”
  这话听在陈县令耳朵里就是另外的意思了。
  这未来的王妃地位似乎很高,王爷竟事事依着他,看来有必要将人好好待之。
  “是是是。”陈县令笑着道:“多谢王爷,大人赏脸,下官这就去安排。”
  “此等小事。”宋延道:“安排下人去做,陈县令且带我们去看卷宗。”
  陈县令心里虽有异议,却也不敢对说,只道:“是,下官明白。”
  陈县令引着人往县衙去,刚进门便吩咐人去取卷宗。
  宋延茶还未喝几口,衙役便将卷宗拿来了。
  陈县令接过卷宗,呈到宋延面前,“王爷,此案的所有卷宗都在这里了,还请您过目。”
  麦冬接过陈县令手里的卷宗,放在桌上慢慢铺开,“王爷,请看。”
  魏长临闻言将椅子往前拉了些,仔细研究着卷宗上的内容。
  此案一共有六名被害者,其中五名死于十年前,另一名死于不久前。
  “陈县令。”魏长临看完之后疑惑道:“不知为何你会把刚发生的案件同十年前的放到一起看,莫非你有证据证明是同一人所为?”
  陈县令道:“大人有所不知,这可不是下官胡乱编的,而是根据仵作的验尸结果来看,凶手切割尸体的方法是一样的。”
  魏长临道:“切口仵作都仔细看过了?可否同十年前那些做了对比?”
  “回大人。”陈县令道:“是的,此乃大案,仵作验尸验的很仔细,不敢有任何怠慢啊!”
  “哦?”魏长临道:“照县令大人的意思,此案若不是大案,那就敢怠慢了?”
  “自然不是。”陈县令道:“无论案件大还是小,整个县衙都是认真对待的啊!”
  胡扯!
  若是认真对待何至于一个案子拖了十年才上报朝廷,分明就是怕掉了乌纱帽!
  “陈县令。”宋延眉峰微蹙,语调冰冷,“你们若认真对待,为何一个案子拖了十年都未破解?”
  “王爷。”陈县令喊道:“并非我们不认真,而是此案难度太大,我们水平有限,实在是解不开啊!”
  “若是如此。”宋延逼问道:“为何拖了十年才上报朝廷?这十年间你们可曾继续探破案子,还是将其放任不管?”
  “王爷。”陈县令吓得连忙跪在地上,“此案发生时下官还不是晋安的县令,对案件实在是不了解啊,何况下官刚上任便将此案提上日程,日日夜夜都在想着案子,谁想这凶手竟又出来杀人,下官知道下官能力有限,于是便立刻上报朝廷,请求支援啊!”
  陈县令跪下了,衙役们也不得不跟着跪下,一个个都将头埋在地上,不敢吱声。
  这阵仗,这架势,一看就是在推卸责任,若是有心破解,恐怕不会拖十年之久,即便他们能力有限,早该上报朝廷,也不至于再多死一人。
  “拿朝廷俸禄就该为百姓做事。”宋延提点道:“若是能力不足须得及时上报,此案本不该拖十年,若你们及时上报,兴许能少死一个人。”
  “是啊。”魏长临附和道:“如今这人死的好冤,若非你们私心太重,那人不不至于落地如此下场啊!”
  “陈县令,你觉得良心痛吗?”
  陈县令自然知道魏长临并非同他说良心之事,而是在指责他不作为,私心重。
  “多谢大人提点。”陈县令答得很快,“下官日后定然摒弃私念,一心为民,好好做事,绝对不让百姓失望。”
  可魏长临不过就是在同他讨论良心之事,聊的也是仅仅是此案,怎的陈县令就将话题提高到如此高度?
  魏长临正要欲说点什么,就听宋延道:“如此甚好,陈县令且好好做事,将功抵过。”
  “是!”陈县令叩首,“下官定不负王爷,不负大人所望!”
  身后的衙役也跟着扣首,齐声道:“属下定不负王爷,不负大人所望!”
  “罢了。”宋延道:“你们且起来吧。”
  陈县令道:“多谢王爷!”
  衙役道:“多谢王爷!”
  场面话说过了,还提醒的也提醒了,该谈案子了。
  魏长临道:“陈县令,据这卷宗记载,凶手是三月之内杀了五人,这可是真的?”
  “回大人,卷宗都是真实的记载,不敢造假。”
  如此说来那便是真的,凶手如此密集的杀人应当会留下些什么线索才对,不应该什么线索也没有。
  魏长临将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,谁知陈县令却道:“大人所有不知,下官接手晋安时也只见了卷宗,卷宗上记载了什么,下官就只知道什么。”
  这是明晃晃的甩锅,不想担责罢了,魏长临立刻拆穿他,道:“县令大人,莫非上一任县令致仕前并未与你交接手头上的事?”
  “回大人。”陈县令道:“说是说了,可只说了个大概,对于案子这等事自然是没有特意说的。”
  难怪案子十年间毫无进展,合着是压根就没管,若是没有发生这第六起命案,此案估计就是石沉大海了。
  这样看来陈县令也算有些良心,没有再将此案捂着不报,否则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冤死凶手手中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